四月春正濃,五月夏之味,一年中最溫暖的季節,挑動著一顆想要出游的心。絢爛的顏色容易引人興奮,新綠或碧綠,一眼望去,倍感舒坦,花的芬芳,花的艷麗,讓心情上揚。于是,在最美的季節,去捕捉最美的風景。
華南 春風蕩漾小島風味
與北京動輒還要在夜晚開暖風空調相比,現在的華南一帶已然是春衫飄蕩。兩三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讓你從乍暖還寒的北方快速切換到頗具初夏意味的華南。無論是清明假日還是五一小長假,選擇華南一帶作為目的地都還不錯。從各大旅行社的華南線路來看,產品組合和時間都非常多樣。無論是廈門、武夷山,還是桂林、陽朔,都有短至兩三天、長到十幾天的路線。
青巖古城
青巖古城在貴陽郊區,從貴陽火車站有去這里的小巴士,票價三元,大約一小時就能到。我在青巖玩了一天后,覺得意猶未盡,第二天又去了一趟。
青巖古城的街巷拐來拐去,古色古香,蘊藏著美食,也有歷史文化的積淀。花上三十塊錢門票進入古城,可以免費參觀古城的教堂、道觀、博物館、牌樓,以及名人故居。在戰亂時期,這里接待過許多避難者,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和博古的家屬都曾經在青巖住過。
青巖古城給人的感覺不只是地理上的依山傍水,更有一種文化的味道。她的安逸與閑在,讓你不得不放慢節奏。繡品店里,各種絲繡古老工藝的展示;當地人心靈手巧,各種銀店、飾品店、雕塑店也都是多彩的“萬花筒”;用野山核桃殼兒雕出的大臺燈,小人等玩具,非常可愛。
看到小店里賣玫瑰糖,就特別想坐下來,因為賣糖的人親切和善。玫瑰糖像指甲蓋一樣大小,有白玫瑰、紅玫瑰兩種,吃起來是玫瑰和芝麻的香甜。還特別推薦品嘗當地的“酸蘿卜”,蘿卜在這里是一種生活藝術品, 蘿卜上還帶著淡淡玫瑰紅色,特別水靈,連這里的青菜都是那種透著水頭的綠,感覺一切都特別純樸。
有一種小吃叫“豆腐圓子”,外焦里嫩,金黃金黃的,有點像“臭豆腐”,但是比“臭豆腐”要好聞很多。蹄簫也是當地名吃,20塊錢一斤,吃起來甜絲絲的。
龍頭路上風情游
在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的鼓浪嶼,從碼頭進入這座島嶼,就是著名的龍頭路。在這條云集各種小吃、雜貨、創意用品的街道上,穿梭著來自各地的游客,這條街道上售賣的商品,真正有鼓浪嶼或者廈門特色的,已經不多見。就像鼓浪嶼上形形色色的游客一樣,這里的建筑風格多樣,美食也吸納了不少外來的特點,或者在本地食品中加入不同的地域口味。
潘小蓮芒果酸奶,在東南亞風格的店面裝修里,站著笑容可掬的服務員,這里是游客最先接觸到的龍頭路美食小吃店了。龍頭海蠣煎和趙小姐的店幾乎是各路游客、尤其是小資游客必去的。前者的湯汁油條和面線糊,后者細致懷舊的店堂風格,在各大旅游論壇上都備受稱道。
至于以張三瘋奶茶店為代表的“小資”店數不勝數了。“張三瘋”是一只貓,這只據說有些得瑟的貓現在聲名大振,與這個店名及形象代言貓相匹配的是,這里的奶茶會加入一些其他的材料,這些看上去像貓糧一樣的材料漂浮在奶茶的表層,讓人在稱贊味道不錯的同時,也似乎忘記了相對昂貴的價格。
最近兩年,“蓋章本”在鼓浪嶼頗為流行,就算是不買東西,也可以用店家的印章在自己的蓋章本上留下紀念。
鼓浪嶼已經被各種游客弄得很火熱,而廈門市中山路一帶,特別是弄弄巷巷的岔道里,有很多本地化的滋味小店,比鼓浪嶼旅游美食的性價比更高。
華東 江南口味腹地
四月的華東,氣候適宜,逛一逛園林景區,品嘗一下醬排骨、咸水鴨、西湖醋魚、大閘蟹等美味,上海南京路、南京夫子廟、蘇州觀前街、杭州河坊古街,美食美景,一網打盡。
由于高鐵的開通,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價格上,華東旅游的成本都在降低。假期里,不妨有計劃地深度體驗一兩個城市。或者為父母選擇節奏較慢的“銀發團”,讓老人在非節假日里體味華東陽春。
中原 湯湯水水里的筋道
西安、洛陽、開封,這些歷史上著名的都城都有諸多文化遺存,彰顯傳統文化是這一帶的旅游特色。
4月里,賞花季節,怎能少了國色天香的牡丹?傳統的洛陽王城公園依然是賞花的首選,這里在城市中心,賞完牡丹,還可在公園附近一飽洛陽美食,老城附近的豆腐湯、丸子湯、水煎包,不同的水席,這些洛陽人每日必吃的湯水相信能讓游客難忘。
春天里如果想看看北方的春天,不妨去青島,近現代建筑的最佳觀賞地,那里的歐式古建筑非常多,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會”。集中了俄、法、英、德、丹麥、瑞士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這些風格各異的歐式古建筑群尤以“八大關”最為著名,如外國設計師穆留金、白納德,中國設計師王屏雁的作品,都是旅游的一大亮麗特色,是歐式建筑風格最好的佐證。
想獨辟蹊徑的游客不妨嘗試向北走一走。在眼下還有雪景的長白山可以游覽到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古樹、峽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