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繪未來廣西旅游業發展的遠景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3日下午于桂林舉行的廣西旅游發展大會上,用“遍行天下,心儀廣西”8個字將其高度概括。
廣西旅游資源豐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早在宋朝就已經傳開。去年,廣西接待國內外旅游者2.08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660億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50.27萬人次,排全國第10位。
然而,這樣的成績并不足以讓廣西感到滿足。“廣西旅游戰略目標是定位一流!痹诖髸,自治區主席陳武說,未來廣西將形成“一個龍頭、兩條發展帶、三大國際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特色旅游名縣名鎮”的發展格局,力爭到2015年,旅游業總收入達到3000億。
“廣西發展旅游有需要、有條件、有差距、有前景。”彭清華說,廣西經濟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產業發展水平低,結構不優,面臨轉方式調結構與擴大經濟總量的雙重任務和壓力!奥糜螛I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大、資源消耗小、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是最符合廣西區情、最富有廣西特色、最能充分利用廣西資源、最能吸引人氣財氣的產業。”他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加速旅游業發展,今年廣西財政旅游發展基金從去年的1.2億元增加到4.2億元,今后還將逐步增加,這些資金除用在重點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外,還用于對A級景區、星級鄉村旅游景區等的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廣西的旅游“跨越發展”并不激進。彭清華說,對于以旅游業為主的縣份,在經濟增長指標上不要搞一刀切,在黨政領導班子績效考評上不要以GDP增速論英雄,而側重對諸如旅游業對居民增收貢獻之類的旅游業發展相關指標進行考核,防止為追求經濟增長而犧牲生態環境。
與此同時,在讓天下游客“心儀”的同時,廣西也把發展旅游富民惠民的作用擺在了重要位置。彭清華說,在旅游核心景區景點,不扎堆搞只供少數人專享的機關內部招待所、療養院及私人會所,要“留景于民”。
實際上,在廣西“一個旅游點致富一個村”“一個旅游區繁榮一個縣”的例子很多,在“長壽之鄉”巴馬縣坡納屯,那里的百姓通過建立農家旅館協會,發展農家樂旅游,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66萬元。“不能簡單地把旅游資源賣出去,政府一次性收點錢就算了。”陳武說,在發展旅游中,要圍繞富民、就業做工作,對不少貧困地區,旅游扶貧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對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意義重大。
有專家指出,雖然,近年來廣西旅游發展勢頭好,但與其他旅游發達省份相比,當前廣西旅游仍存在資源開發挖掘不夠,旅游精品和高端項目不多,旅游產業規模不大,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響,旅游市場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會上建議,廣西應圍繞建設旅游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加快釋放旅游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巴ㄟ^改革和政策突破,假如能實行南寧三小時航空圈內的‘綠色旅游通道’,在吸引游客方面就能即見大效!
“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一張靚麗的名片。邵琪偉還建議,廣西在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同時,科學建立旅游節能降耗標準,創建綠色旅游環保企業,合理確定景區游客容量,倡導低碳旅游方式,努力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廣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