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全區旅游發展大會在桂林閉幕。本屆大會是在我國構建“一省(云南省)一島(海南國際旅游島)一市(桂林市)”的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格局初步形成,桂林市旅游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背景下召開的。
桂林旅游“走進春天”
目前,《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已獲得國家批復,并正式啟動國際旅游勝地建設,這標志著我區旅游
業“走進了春天里”。據悉,《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要按世界水準、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要求,打造世界級的旅游城市和國際旅游目的地。力爭到2015年,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初見成效,旅游總人數達35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00億元。2020年,國際旅游勝地基本建成,旅游總人數達453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500億元,
自治區黨委、政府以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為契機,作出了加快廣西旅游業跨越發展的決定,并明確了我區旅游業發展目標:力爭到2015年,全區旅游業總收入實現3000億元,接待游客總人數突破3億人次;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北部灣國際旅游度假區、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成為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政策多方給力
此次大會發布的各項推動旅游大發展的政策振奮人心,促進旅游發展的政策比較“實”,既有引導性又有操作性,含金量非常高。記者了解到,我區旅游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從2009年的3000萬元增加到2013年初安排的1.2億元;到產業大會召開期間,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由1.2億元增至4.2億元,這樣的力度前所未有。此外,在財政部代我區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時,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額債券資金支持全區旅游業發展。其中,2013年安排桂林市2億元、北海市1億元。
對新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五星級酒店及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實行“大手筆”的獎勵政策也是一個亮點:創建國家5A級景區計劃、成立創建機構、制定創建方案并編制完成總體規劃的單位補助100萬元;對通過自治區國家A級景區評定委員會初評的創建5A級景區單位增加補助100萬元;對通過國家A級景區評定委員會評定的5A級景區增加補助1000萬元、4A級景區補助100萬元。
重大項目強力助推
我區將通過重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加快旅游業跨越發展。2013年至2017年,要在全區開展“旅游項目建設年”活動,5年內全力建設587個重點旅游項目。從今年起,決定遴選20個建設規模大、投資強度高、帶動性強、經濟社會效益好的標志性重大旅游項目,由自治區4家班子領導分別牽頭負責推進。20個重大項目包括:青秀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提升改造,廣西南寧東盟國家旅游風情小鎮,上林縣云里湖項目,柳州市百里柳江5A級景區建設項目,柳州市三江、融水苗族文化生態旅游區,梧州市蒼海旅游度假區,防城港江山半島創5A及珍珠灣旅游區開發建設項目,防城港西灣旅游區開發建設項目,欽州市三娘灣旅游度假區文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欽州麻蘭島旅游度假區,貴港市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項目,桂平宗教文化旅游區,嶺南客家(陸川)溫泉文化旅游項目,崇左市龍州上金休閑度假旅游區綜合開發項目,崇左市扶綏谷灣休閑度假旅游區綜合開發項目,崇左市“大德天景區”升級改造(創5A景區),來賓市金龜島旅游綜合開發項目,賀州市黃姚古鎮姑婆山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程及南鄉森林溫泉度假村建設,百色起義紀念園旅游景區創建5A項目(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百色市樂業大石圍天坑景群區創5A項目(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打造一批旅游名縣和產業
從2013年起在全區建設一批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市、區),包括上林縣、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陽朔縣、興安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蒙山縣、潿洲管委會、東興市、欽南區、桂平市、容縣、靖西縣、樂業縣、昭平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宜州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新縣、憑祥市。
作為促進旅游業加快發展的配套,本次旅游發展大會還公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實施細則。該細則著力推進“帶薪休假”措施,鼓勵和支持更多人參與休閑旅游。《綱要》明確了工作目標:到2015年,全區城鎮職工彈性休假及帶薪休假覆蓋50%以上企事業單位,城鄉居民旅游休閑消費額比2012年增長超過40%,居民人均休閑出游率比2012年提高1倍以上。到2020年,全區彈性休假和帶薪休假企事業單位覆蓋85%以上,國民旅游休閑質量顯著提高。
為此,我區將加快建設一批旅游休閑目的地;加快推進自駕車營地建設,到2020年,建設自駕車營地30個以上;大力發展旅游休閑產業,積極做強養生長壽產業,創建養生長壽基地,構建養生長壽產業鏈,提升養生長壽旅游休閑品牌,打造一批養生長壽旅游休閑目的地。鼓勵開發休閑農業,充分發揮高科技農業觀光園旅游休閑功能,重點打造100個鄉村旅游休閑農莊,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品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