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旅行社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應用出現在人們的旅途中,利用手機實現各種預訂和支付的人群越來越多,很多旅客喜歡上網搜索相關旅游目的地的資訊和服務,在網上實現購買門票、酒店預訂等交易。可以說,當前旅游業已逐漸進入了“e時代”。
據了解,如今國內有六成游客在用手機查詢旅游信息,1.5億人用手機地圖找路。今年春節黃金周,中國旅游最大的亮點之一是手機客戶端更大程度的普及。國內最大的在線旅游平臺攜程旅行網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門票預訂量增長近8倍,成為“史上最強黃金周”,而來自手機APP的無線訂單占比首次超過五成。另有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黃金周,天涯海角游覽區入園人數達21萬人次,其中散客通過使用二維碼掃描進入景區的達到14萬人次,占總入園人數的66.54%。
適應潮流才能更快發展。近年來,廣西的一些景區在“智慧應用”上已取得好成績。在近日揭曉的“2014中國智慧城市創新獎”中,桂林市旅游景區視頻監控“天眼”工程榜上有名,成為國內旅游業唯一獲獎的工程。“天眼”實際就是一種信息化管理手段,桂林從2008年開始籌備建立,目前已建成并通過驗收的電子視頻監控點有43個,覆蓋了市區所有3A及以上景區和周邊5縣部分代表性景區。通過“天眼”,旅游管理部門可以實時監測景區的人流、車流,核實游客反映和投訴的情況,做好協調安排,甚至防止擁堵、及時救援等工作。
有關專家認為,對旅游企業和景區(點)來說,智慧旅游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游客消費個性化需求(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對整個旅游業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帶來前景可觀的市場。當前,“e旅游”的需求潛力很大,要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關鍵還是要從游客需求的角度出發,給游客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在管理水平、市場營銷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和提高,以實現多贏。
“目前,技術方面不是問題,智慧旅游發展的關鍵主要取決于市場,只有企業及時跟進才能產生實質性推動。”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信息管理處副處長余富華認為,智慧旅游是今后發展的趨勢,一些無法緊跟時代的企業有可能會慢慢被邊緣化。如今,廣西旅游目的地智慧營銷平臺已上線。該平臺相當于一個大型超市,簽約供應商已達300多家,集中了全區的旅游產品,旅行社、景區、酒店等均可展現在這個超市里,游客進入這個超市便可隨意選購產品,非常便利。
記者了解到,3月17日-19日,在為期3天的2014廣西旅游電子商務合作交流大會中,欣欣、攜程、途牛、去哪兒、驢媽媽等網絡公司簽訂廣西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戰略合作協議;梧州市旅游局和廣州市鼎力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智慧旅游項目合作協議;賀州姑婆山景區、桂林樂滿地、華昱集團、途家集團等12家企業集團與廣西旅游目的地智慧營銷平臺簽署了合作協議。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還發布了廣西旅游電子商務獎勵政策,對電子商務服務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宣傳推廣銷售廣西旅游產品,實現到廣西落地旅游人數達到2萬人次以上的前10名電子商務服務商進行獎勵。
“在智慧旅游發展進程當中,要明確政府引導作用。”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陳建軍認為,發展智慧旅游本質在于引導和規劃旅游產業的結構升級,推動多層次旅游產業服務圈的形成,如果脫離產業發展這個大題材,那只能是篇小文章。要形成產業發展就要擁有大市場,必須要引導眾多企業參與進來。廣西旅游目的地、智慧營銷系統是企業建立的,300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網絡平臺也是由企業完成的,當前主要的問題是怎樣整合出更好的發展路子,讓更多企業參與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