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旅行社訊 一到旅游淡季,鋪天蓋地都是低價旅游廣告,其低廉的價格讓不少旅游愛好者心動。那么這些比正常團隊價格便宜進一半的旅行團,到底靠不靠譜?
一直以來低價團投訴率高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還是有很多市民前仆后繼地選擇報低價團,因為在很多消費者看來,錢包在自己身上,任憑導游說破天,只要自己不買難道還能強迫不成?于是在這樣的想法下,很多人隨著低價旅行團踏上了行程。
“在決定參加這類低價團時,我就做好了心理準備,想著不管誰來游說我都要捂緊錢包,不想買的絕不多花一分錢!哪想最終還是花了許多錢,買了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剛參加完低價跟團游的李先生表示,他在火車站旁邊的一家旅行社跟團去云南旅游,報的是低價團,該旅行社也說不會強迫購物,但行程中說好的景點一晃而過,然后就是帶著去各種商場購物,買各種土特產,若不買,導游就給臉色看,感覺就跟欠他錢一樣。
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跟團游并非價格越低性價比越高,游客在選擇旅游線路時一定要看清報價中線路的“含金量”,判斷是否隱藏有低價位、低品質的“0團費”、“購物團”陷阱。萬一在途中出現服務質量問題,首先應該向導游及組團旅行社提出不滿意的意見,要求其改進。如果協商不成,可查詢114號碼臺,撥打當地旅游質監管理部門的投訴電話及時投訴,或是在完成所有行程后到報名所在地的旅游質監管理部門投訴。
是不是所有的低價團質量都不好呢?旅游市場上還有一種掉位團,雖然旅游團質量比不上品質團,但比低價團稍微好一點,因為價格低廉而深受游客歡迎。
這些低價的旅游尾單及臨時掉位團從何而來?據悉,目前在市面上常見的旅游尾單主要是因旅行社通常采用大規模采購,即在成團前先向航空公司包位或將酒店包房買斷,但截至報名日或臨發團前仍剩少量余位,或是有客人臨時退團,旅行社為降低損失不得不將余下位置以優惠價售賣,但這種渠道流出的“尾單”發團時間較為緊迫,如國內游大多時候是三四天內就要出發的,當然這樣的價格非常具有吸引力。在網上搜索“旅游尾單”,低價信息隨處可見。
實際上,被業內人士稱為“旅游尾單”的線路產品并非瑕疵品,而是旅行社及在線旅游平臺在截至報名日之前還未售賣出去的旅游產品,包括自由行線路、酒店、機票等,多數情況下旅游商為挽回損失會低于成本價銷售。
那么,這些打著低價牌的“尾單”究竟便宜到什么程度?一家南寧旅行社計調人員介紹,通常其售價在原價基礎上打了3-7折,在淡季甩賣時,出境游更是能淘到單價在1000元-2000元的產品,而這樣的旅游尾單產品大多是新馬泰、日本等境外旅游線路。顯然,低價旅游產品也十分受歡迎,不少網友都轉發并表示“很心動”。
對此,旅行社工作人員建議,消費者可以咨詢幾家口碑較好的旅行社,看看自己中意的路線是否有尾單,這的確不失為一個省錢的好方法。但同時,在“淘”實惠的旅游尾單時,消費者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各方面細節,對比市場價格,再決定是否購買,做到理性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