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將在去年的基礎上,重新修編《崇左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更加注重包裝、打造精品、挖掘民族文化底蘊,科學謀劃全市旅游業發展。
2011年,我市全面推進大旅游建設各項工作深入開展,旅游業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全年接待游客總人數79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37.85%。入境游客27萬人次,在全區排第二位,僅次于桂林。旅游外匯收入820萬美元,同比增長40.01%。這些數字表明,崇左旅游越來越受到海內外游客的青睞。
強力打造旅游精品 提高旅游目的地發展水平
2012年,我市將精心打造生態休閑旅游品牌。以大新德天跨國大瀑布為龍頭,下大力氣保護和開發左江、黑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休閑生態旅游品牌。
強力打造邊境旅游品牌。繼續抓好中越邊境旅游異地辦證試點工作,做大做強邊境旅游品牌,把邊境旅游與內地相鄰地區的國內旅游線路、鄰國越南旅游線路連接起來,進一步向國內其他地區和其他國家延伸,爭取把崇左納入廣西―泰國精品跨國黃金國際旅游線路,融入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圈,力爭實現多方獲益,合作共贏。
培植打造民族風情旅游品牌。以花山巖畫為核心內容,以壯鄉風情、天琴民俗為重要內涵,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組織編創一些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民族歌舞文藝節目,或邀請東盟文藝團隊在重點景區以及相關城市廣場演出,精心打造一批極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不斷增強我市旅游產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聯手打造紅色旅游品牌。以龍州紅八軍軍部舊址景區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與百色、河池兩市聯手打造“兩江(左江、右江)紅旗”、“鄧小平足跡之旅”紅色旅游品牌;與越南聯合推介“中越跨國胡志明足跡之旅”國際紅色旅游線路,突出彰顯我市紅色旅游的特色與魅力。
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推進旅游資源有效開發
2012年,我市將圍繞“五個100公里”旅游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和建設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設施配套完善,服務檔次高,創收能力強,能適應國內外游客需要的重點旅游項目。主要是圍繞“南寧至崇左的100公里綠色生態大通道”旅游線,加快推進扶綏左江旅游區、上龍文化旅游渡假區,江州區的白頭葉猴生態公園、八桂仙島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的開發建設,打造市郊休閑度假、鄉村旅游品牌。圍繞“崇左至德天瀑布的100公里明仕德天田園風光”旅游線,加快推進中越德天?板約瀑布國際旅游合作區建設,推進崇左東盟國際體育休閑生態旅游區、東南亞歡樂園、石景林、左江斜塔,大新德天麗水邊城、碩龍特色旅游名鎮以及天等麗川森林公園、千佛山天池等項目建設。圍繞“江州至寧明的100公里文化左江”旅游線,加快推進左江巖畫的“申遺”工作,加快完成左江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寧明花山古都、花山溫泉度假村,龍州起義紅色旅游區等項目建設。圍繞“崇左至憑祥友誼關的100公里邊境”旅游線,加快推進中越友誼關國際旅游合作區建設,重點抓好憑祥壯族文化一條街、東盟風情園、紅木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圍繞“崇左至龍州100公里黑水河風光”旅游線,積極推進江州區的新和水上石林旅游開發和龍州縣的響水瀑布、上金風情小鎮等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底蘊 拉長旅游產業鏈
2012年,我市將更加注重對旅游資源進行文化藝術包裝,并推出一批健康向上、內容豐富、品位較高、游客參與性較強的旅游表演項目,豐富旅游內容,延長游覽時間。繼續舉辦好花山藝術節、德天邊關國際文化旅游節、憑祥邊關國際貿易旅游節、龍州天琴藝術節、“三月三”壯族歌節等重大文化旅游節慶活動。鼓勵和扶持有一定經營規模和市場開拓前景的旅游商品生產企業,研發生產具有崇左地方特色的工藝品、紀念品,在崇左市區、各縣(市、區)中心城區、重點旅游景區(點)建設有一定規模的旅游商品交易場所或銷售點,把發展旅游業與發展傳統工藝產品、土特產品結合起來,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圍繞崇左山水人文景觀,組織藝術家、作家等人文墨客到崇左采風、寫生、創作,出版一些精美畫冊、書籍,既宣傳崇左美景,又讓游人受到崇左歷史文化的熏陶,不斷擴大崇左文化影響。
更多關于廣西旅游 崇左旅游





